|
4月下午3时20分,重庆S39渝长复线高速长寿段的一声巨响,震碎了春日午后的平静。一辆核载7人的白色商务车以112公里/小时的速度(超限速12%)猛烈追尾前方空载的重型半挂车,撞击瞬间,商务车车头如纸盒般被挤压变形,金属骨架扭曲断裂,挡风玻璃碎成雪花状迸射。车内除驾驶员夏某外,6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被甩离座位,头部与车厢内壁发生致命碰撞,经法医确认当场死亡。唯一系安全带的28岁女子王某,在变形的车体内被卡住双腿,消防员用液压剪破拆40分钟后才将她救出,此时她的牛仔裤已被鲜血浸透。
目击货车司机李某回忆,事发时他正以60公里/小时速度行驶在第三车道,后视镜里突然出现“一道白光”。商务车未打转向灯便从应急车道超车,车头斜插进半挂车尾部。撞击产生的金属摩擦声持续了足足3秒,半挂车防撞梁在商务车引擎盖上犁出半米深的凹槽。“副驾驶座上的女人手机还亮着,导航显示离长寿湖景区只剩12公里。”参与救援的交警声音沙哑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事故车辆存在超载行为——核载7人的车厢内实际挤进8人,后排三人只能叠坐在临时加装的塑料凳上。
车载黑匣子数据显示,撞击前10秒商务车时速达112公里,而半挂车因空载行驶,制动距离比满载时缩短了15米。事发路段为5公里长下坡接急弯,限速100公里的标识牌在连续弯道中成了摆设。调查组在路面发现长达47米的刹车痕,证明夏某在最后1.5秒才踩死刹车,此时两车间距已不足20米——相当于一辆公交车的长度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商务车行车记录仪显示,事发前6分钟车内响起过安全带未系提醒,但除王某外无人理会。
这条开通仅两年的复线高速,已记录下27起亡人事故,其中19起为小车追尾货车。路政人员指着弯道处的避险车道苦笑:“这些车道本是为货车刹车失灵设计的,但去年只有3辆货车使用过。”附近汽修厂老板展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:该路段每月平均发生8起追尾事故,80%涉事小车存在超速,60%的伤亡者未系安全带。而此次事故中的幸存者王某,因正确使用安全带,在脾脏破裂、肋骨骨折的情况下保住了性命。
事故次日,重庆市交通委宣布启动“春雷行动”:渝长复线全段增设15处区间测速设备,抓拍点密度从每5公里1个增至每公里3个;在连续下坡路段安装智能发光警示桩,当车辆超速时,地面LED灯带会呈现红色波浪警示。与此同时,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安全带专项整治,高速巡警将采用红外热成像设备,对夜间未系安全带的司机进行非接触式抓拍。
截至4月25日,重伤的王某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,医疗费用已突破50万元。由于商务车仅投保交强险,且肇事司机夏某当场死亡,赔偿难题让7个破碎的家庭雪上加霜。这场用生命写就的警示录,再次印证了交通安全中那个残酷的等式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