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境 发表于 2025-5-28 11:25:19

沉默5天后,菲律宾外长发声:愿和中国握手言和,来维护南海和平

5月21日,菲律宾两艘公务船——编号3002和3003,未经中方允许,进入中国南沙群岛的渚碧礁、铁线礁附近海域,并组织人员非法登礁。随后,中国海警依法进行现场查证,同时果断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,包括水炮警示、围堵驱离和登礁检查。当晚,中国海警局还公开了相关视频,显示菲方船只危险接近中国海警舰艇,中国执法人员则亮出国旗,明确主权立场。
从通报的细节来看,此次冲突并不简单。菲3002号公务船不仅无视中方多次警告,还主动调整航向,试图撞击正在执法的中国海警21559艇。中国方面则采取了以水炮瞄准船只桅杆的方式进行干预,一方面震慑菲方挑衅,另一方面尽量避免人员伤亡,展现出执法过程的专业和克制。



回顾从4月底至今的这段时间,菲律宾可以说是动作频频——4月27日非法登上铁线礁、5月5日派出军舰试图进入黄岩岛领海,这些行为明显严重突破了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》所设定的基本底线。



于是,5月22日,中国海警局再次重申立场: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属于中国,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。菲方的行为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,破坏南海和平稳定。通报还指出,菲方责任不可推卸,中方将继续在本国管辖海域开展维权执法行动,依法应对一切侵权行为。



正当南海局势步步升温的时候,沉默了5天的菲律宾终于开口了。5月26日,菲律宾外长马纳洛表态,称“菲律宾愿意与中国达成任何额外协议,以帮助维护南海和平”。他在出席东盟会议时对记者表示,任何和平的外交合作方式都在考虑之列。这一说法虽然没有实质性承诺,但也释放出一种调整姿态的信号。他还特别提到,菲律宾与中国去年曾就仁爱礁问题达成过临时协议,现在愿意探讨更多合作可能。

此外,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也在东盟会议上呼吁,尽快推动《南海行为准则》的制定。他强调该准则应具有法律约束力,以避免海上误判,维护地区稳定。相比此前一系列高调言论,菲律宾政府这次的表态倒是显现出“出人意料”的理性。


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,此前南海地区之所以摩擦不断,主要还是美日等国的不断干涉,其不断鼓励菲律宾“强硬维权”,这就给后者带来了很多“虚妄”的底气。然而,碰了壁的菲律宾慢慢也发现了现实情况的复杂性。一方面,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不断加强,从外交回应到执法行动,都表现出更高的效率与力度。特别是针对铁线礁这类敏感区域,中国不仅在行动上果断,在舆论层面也同步发声,使菲律宾每一次挑衅都碰壁而归。



另一方面,菲律宾国内也承受着日益增长的压力。国内经济仍然面临多重挑战,通胀、财政赤字、就业压力等问题交织,让马科斯政府在处理外交政策时不得不考虑代价,而和中国继续僵持甚至对抗,显然不符合菲律宾的经济利益。



再加上区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大多趋于稳定和务实,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文莱等国虽然也有相关诉求,但普遍希望通过协商解决,不愿局势失控。菲律宾如果一意孤行,很可能陷入“孤军奋战”的局面。

多方压力之下,马纳洛才释放“愿与中国握手言和”的积极信号。至于中方的态度则早已亮明,那就是主张通过双边协商解决南海争议,反对任何形式的外部干涉。中方认为,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应由域内国家共同维护,而非任由域外势力左右局势走向。


由此来说,菲律宾方面如果能停止炒作、减少挑衅,恢复基于事实和规则的沟通机制,那么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是有望缓解的;反之,如果继续在域外势力支持下挑事,局势将持续紧张,甚至面临更大风险。



观察来看,此次菲律宾外长马纳洛在东盟会议上的发声,是过去一段时间来首次明确表达与中方对话的意愿,虽然态度仍不够坚定,但已为局势降温提供了契机。中国方面也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,只要菲律宾真有诚意,中方会给予响应。



当然,南海问题牵涉的因素众多,不是一纸协议、一番表态就能解决的。菲律宾要想在这一地区保持相对稳定,就必须在言行之间建立一致性,真正展现出维护和平的意图,而不是口头说合作,行动却不断挑衅。

总之,和平不是一厢情愿,更不是喊口号可以实现的。菲律宾这次若真愿意“握手言和”,就要拿出实际行动,让地区国家看到变化,也为中菲关系留下转圜的空间,南海局势的未来走向,关键还是看菲律宾如何抉择。接下来,球已经到了马科斯手中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沉默5天后,菲律宾外长发声:愿和中国握手言和,来维护南海和平